为推动广大研究生深刻领悟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准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强化学术道德与规范意识,12月4日下午,学院举行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硕士生导师尹林辉主讲,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

首先,尹林辉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常见的科研不端行为,并将科研不端行为分为六类:学术造假(伪造、篡改)、学术剽窃(抄袭、自我抄袭)、隐匿学术事实、虚假学术宣传、学术侵权(侵犯署名权等)和违反科研伦理规范。这些行为违背科研诚信,严重时可能违法,损害科研公正性和个人声誉。
其次,尹老师详尽地解读了2022年科技部颁布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及2016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这两份文件明确界定了科研失信行为的八大类别,包括抄袭剽窃、侵占他人成果、伪造研究过程和成果、买卖数据、虚假同行评议、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科研资源、违反科技伦理审查等一系列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这些规定不仅界定了科研失信行为,还详细说明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终止或撤销因失信行为获得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追回财政资金,并取消相关人员的科技奖励申请、科技人才称号申报及职务职称晋升资格等。这些措施体现了对科研诚信的严格维护和对失信行为的严厉打击。

最后,尹老师通过分析近年来高校师生的学术造假和抄袭案例,强调了学术不端对学术界声誉和科技进步的双重损害。他提醒研究生们,科研之路上要坚守学术诚信,秉持真实、务实的态度,勇于承担责任,坚持真理,不欺骗、不作假。我们必须铭记科学的价值和精神,遵守科研规范,共同捍卫科研领域的诚信与尊严。

勤思且善学,德行为先。会计学院在今后会继续重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也相信学院研究生会把学术道德铭刻于心,将学术规范践行于日常,与学术不端行为划清界限,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