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第三期学术夏令营系列讲座3:Libby Box

发布者:李秀玉发布时间:2019-06-25浏览次数:3040

624日上午,我院在科技馆扇形会议室开展了第三期学术夏令营的第三场讲座,由谢远教授就“libby box”主题作了精彩分享。本次讲座由苏忠秦副院长主持,会计学院老师以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谢教授将本次讲座的主题着重于提出两个分析模型。谢教授以自身对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入手,提出了模型一“whatwhy and how”。他表示每一个想法都值得倾听,但是在描述自己的想法时,首先需要明确“what”,即你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并且需要用一句话简洁明了的进行概括,其次需要明确“why”,即为什么你认为这个想法是重要的,最后需要明确“how”,即你打算如何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研究检验。谢教授认为只有经过这三步推敲的想法最终才可能具备可行性。


然后谢教授以本次讲座主题“libby box”向我们阐述了上述思考框架的应用。案例的主题是“管理层的过度自信是否会导致债券投资人对公司的不信任”。“libby box”对于课题的研究聚焦于五条路径,分别为外部有效性(1),结构有效性(23),内部有效性(4)和统计结论的有效性(5)。谢教授指出决定研究结果的好坏就取决于基本问题即潜在的有效性威胁处理得有多好,因此需要对这些有效性威胁进行多次测试并检验测试结果是否一致。对于理论框架层面,我们需要明确是否人们通常不信任过分自信的人,最佳信心的边界,过度自信与乐观情绪的区分以及如何识别过度自信。对于控制变量的选取,谢教授指出既要控制前人控制的变量也要控制目前学者使用的控制变量。




在讲座临近结束之际,谢教授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交流。有老师问到“借用这个“libby box”模型如果研究生产安全事故时,选择短期窗口还是长期窗口的市场反应比较好。”教授认为针对这一类问题的事件研究,时间应该是越短越好,最好是date0的时候,因为资本市场是半有效的,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于股价中予以体现。学生提问到: “在“libby box”模型中体现的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教授认为这取决于你所研究的课题,研究得出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要比相关关系更有意义,更加具有普适性。讲座结束时,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谢教授带来如此精彩的学术报告。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电话: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浙江・杭州 浙ICP备12028388号-2.浙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