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第三期学术夏令营6月18日正式启动。18日上午,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博士、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校区商学院杰出教授冯鸿玑在9教230作了题为“Writing scholarly papers”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会计学院苏忠秦副院长主持,会计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讲座。

冯教授从端正学术态度、把握写作策略、探索研究主题、构建论文框架和展开论文写作五个方面展开交流。讲座开始,他介绍了“相对循环论”,即世间万物都存在“相对循环”的思想,写学术论文亦是如此。首先,在学术态度方面,冯教授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位作者,因为他们都会对论文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当然,他强调做研究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全部。然后,在写作策略方面,冯教授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两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和“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他认为:学术论文的撰写与之类似,我们应该严谨行事,为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才有成功发表的可能,而不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处投稿。接着,冯教授指出,探索研究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奇用兵”。具体而言,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题目是否有趣?如果别人没有想到但你却想到了,这就是新颖的题目。二是题目是否重要?重要的标准有很多,比如是否有意义、对社会是否有一定的贡献等。再然后,关于论文框架的构建,冯教授认为,应该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好的Paper应该是为了讲好故事,即符合“Who、Where and When、What and Why”的原则。最后,冯教授认为写作方法应该符合线性思维,比如:语句A与语句D的关系,不适宜直接表述得出,而应该通过A与D之间的其他变量,以直接线性的方式展示给读者,即用“A
B
C
D ”的关系式表示出来。


在讲座临近结束之际,冯教授留出了15分钟来解答老师和同学们的疑惑。有老师问到“学术论文题目的有趣,可以理解为外国人会对有关中国的问题感兴趣吗?”教授认为这并不一定,还要看具体的论文题目。很多年前也许是适合美国杂志社,但事实上现在有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太多了,一般主流还是偏向美国。学生提问到:“用美国论文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应该注意什么?”教授认为这取决于你所使用的统计工具的假设有无适用性问题,而且方法要足够新颖,才会有吸引力。讲座结束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冯教授带来如此精彩的学术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