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微课教学比赛及
选拔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各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组织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浙高师培字〔2017〕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改革,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推进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经研究决定启动校第四届微课教学比赛并选拔优秀微课教学作品参加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组织
(一)本科组
按照公共基础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大类报名,选择某门课程中有一定关联的重点或难点制作成单个时长5-10分钟的3个微课,作为一件作品参赛。
(二)外语组
外语组赛事分本科英语组、小语种组二个组别。选择某门课程中有一个重点或难点制作成单个时长5-10分钟的1个微课,每位参赛教师及教学团队(5人以内,含团队负责人)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按照大赛要求提交参赛作品。
二、比赛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活动设计。
参赛教师自选任教课程中有一定关联的重点或难点制作成单个时长5-10分钟的3个微课,作为一件作品参赛。参赛作品应是以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使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为目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动画等形式记录或展示教师围绕某个(某些)知识点(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建议参赛微课作品时长在5至10分钟为宜(不超过10分钟,鼓励简明易懂、短小精悍、特色鲜明的微课作品),并配套单独文件夹提供教学设计文本(word)、演示文稿(PPT),以及微课中使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图片等辅助材料。
(一)视频类型作品要求
作品要求:一个视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时长为3分钟内的说课内容,后一部分时长5-10分钟微课内容。
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格式要求为MP4,视频编码:AVC(H264),分辨率:1024*768,比特率:1600kb/秒。视频片头应显示课程名称―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等)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演示文稿限定为PPT格式。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多媒体素材(视频、动画、图片等材料)放入演示文稿中一并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专业、课程名称、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总结等放教学设计中一并提交。入文件格式:WORD。
(二)文本类作品要求
1.字数:800-1200字
2.选题:从教师、教学或者学生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选择的主题应该体现实用性。
3.特点
(1)从高校教师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选择的主题应该体现实用性。
(2)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读出别具一格的味道,视角应该体现趣味性
(3)解释现象的依据应该是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经典或者前言理论、实证研究成果,应当体现科学性
(4)提出的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内容主题主要有标题、现象、原因、对策(三段式)等部分组成。注意:现象、原因、对策每一部分要有独立小标题。
第一,标题。标题要简明、趣味化
第二,现象、案例、新闻热点、小故事。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聚焦性,能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读出非同凡响的味道。(是什么)
第三,理论、概念或实证研究。要有心理学或教育学的概念、原理以及经典或前沿的实证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来说明解释该现象。(为什么)
第四,提出政策、措施或建议。要与现象或理论有联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如何做)
赛事组织
三、比赛程序
比赛分为学院(部))动员推荐、学校初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
(一)学院动员推荐阶段(2017年5月26日前)
各学院(部)应广泛宣传、动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院通过组织教学观摩、集中比赛等形式,确定推荐参赛人选。每学院原则上视频类型作品限额申报2项,文本类作品限额申报1项,外国语学院参加外语组视频类型作品,原则上英语组限额申报10项,小语种组限额申报5项。
各学院(部)于2017年5月26日前将参赛项目材料(课教学比赛报名表、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文本(word)、演示文稿(PPT),以及微课中使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图片等辅助材料或文本类作品)及推荐表报行政楼105室,要求提交课教学比赛报名表、教学设计或文本类作品一式5份,电子版材料发送至wangyn@hdu.edu.cn邮箱。
(二)学校初赛阶段(2017年5月27日至6月9日)
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名单、择优选拔优秀微课教学作品参加省级决赛。
四、校内奖项设置与省决赛推荐
本着宁缺毋滥原则,获奖项数根据实际评审情况决定。一等奖不超过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不超过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不超过参赛总数的20%。
根据专家评审结果遴选参加省决赛作品,其中本科组视频类推荐6件作品,文本类推荐4件作品,本科英语组推荐6件作品,小语种组推荐3件作品,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得者具有优先推荐资格。
五、其他事宜
1.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
2.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犯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附件1:评分标准
附件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微课比赛学院推荐表
附件3:2017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课教学比赛报名表
附件4:2017年微课比赛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可参照,非统一要求,可根据教学设计要求自己设计内容)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7年4月25日
附件1:评分标准
1.视频类型评审标准
作品 | 一、材料完整(10分): |
规范 | 包含视频、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
20分 | 二、技术规范(10分): |
| 1. 视频:包含三分钟的说课和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微课标题、作者、单位。 |
| 2.演示文稿: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 |
| 3.教学方案设计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专业、课程名称、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
教学 | 三、选题价值(10分): |
安排 | 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训实验类、活动类。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鼓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 |
50分 | 四、教学设计与组织(20分): |
| 1. 教学方案: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 2. 教学内容:严谨充实,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专业发展,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及不良信息内容。 |
| 3. 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学做一体的有机结合。 |
|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20分): |
| 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富媒体,教学辅助效果好。 |
| 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图片、动画、视频、HTML网页等多种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
教学 | 六、目标达成(15分): |
效果 |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知识运用及专业能力提高。 |
30分 | 七、教学特色(15分): |
| 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2.文本类评分标准
作品 选题 20分
| 1.针对性和实用性。作品选题应从当前教师或者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10分) |
2.独特性和趣味性。作品能以独特的视角研究高校常见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分) | |
作品规范 20分 | 1.文本内容与高校教育教学相关,由标题、现象、原因、对策(三段式)等部分组成。(10分) |
2.现象、原因、对策每一部分要有独立小标题,标题要醒目、简明。(5分) | |
3.作品文字表达简洁,字数控制在800-1200字以内。(5分) | |
作品内容 50分 | 1.通过案例、新闻热点、小故事等方式对相关教育现象的描述要具有针对性、聚焦性,能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独特的教育价值。(20分) |
2. 能用心理学或教育学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经典或前沿的实证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来说明解释文本所呈现的教育现象,论证有说服力。( 20分) | |
3.作品内容生动有趣,有很强的可读性,并能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10分) | |
作品实践性 10分 | 作品提出的话题有现实针对性,对策意见有理论依据,且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高校教师在现实中遇到相关问题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0分) |
附件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微课比赛学院推荐表
学院(部)(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
序号 |
| 参赛教师 | 微课信息 | ||||||
学院 | 姓 名 | 职称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微课名称 | 学科大类 | 作品类型 | 组别 | |
|
|
|
|
|
|
|
| 视频/文本 | 本科/外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院(部)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